为什么老年疝气药物治不好?
老年人普遍存在“吃药能治愈疝气”的误解,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种复杂因素。主要有以下原因:
• 缺乏医学知识:部分老年人对疝气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了解有限,不知道疝气是由于腹壁薄弱或缺损,导致腹腔内组织突出形成的,而吃药无法修复腹壁的结构缺陷。
• 受广告误导:一些虚假广告或不正规的医疗信息声称某些药物可以治愈疝气,夸大药物疗效,老年人辨别能力相对较弱,容易上当受骗。
• 惧怕手术:手术是治疗疝气的主要方法,但部分老年人因担心手术风险、术后恢复等问题,希望能找到非手术的治疗方式,所以寄希望于药物治疗。
• 症状缓解错觉:有时服用一些药物后,可能会感觉疝气引起的疼痛等不适症状有所减轻,就误认为是药物在治疗疝气,实际上可能只是缓解了伴随的炎症或其他不适,而疝气本身并未得到根治。
为什么老年疝气药物治不好?
1. 根据疾病的病理机制
疝气是因腹壁肌肉薄弱或缺损导致内脏(如肠道)突出形成的结构性病变,本质是机械性解剖异常。药物(无论是中药或西药)无法修复缺损组织,只能暂时缓解伴随的炎症或疼痛。
2. 针对该疾病的国际治疗共识
根据《国际腹壁疝诊疗指南》,除极少数婴幼儿脐疝可能自愈外,手术修补是唯一根治方式。对于无法手术的高危患者,临床仅推荐使用疝气带物理性限制突出。
三、老年疝气科学就诊指南
1. 明确疝气的本质
•物理性缺损:疝气从本质上来说,是一种典型的物理性结构异常疾病。疝是腹壁肌肉和筋膜出现"破洞"时,内脏(肠管、网膜)由此突出,在体表表现为一个时有时无的“包块”,但是“包块”是不可能通过药物修复的。
•非炎症性疾病:疝气和我们常见的细菌、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有本质区别,所以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不适,无法修复组织缺损。
•进展性特征:随年龄增长可能增大,疝块越大,发生嵌顿风险增高。所谓嵌顿,就是突出的内脏被卡在疝环处,无法回纳,就像东西被死死卡在门缝里一样。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,会导致被卡住的组织血液循环受阻,进而引发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。
2. 识别危险信号(需立即急诊)
•疝块突然增大、变硬、无法推回
•剧烈腹痛伴呕吐/停止排气排便
•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或出现血性渗出
3. 就诊流程
•相关病历资料准备,病人既往手术史、药物服用史,记录疝气发病时间、症状以及频率。
•首选公立医院的疝与腹壁外科就诊。
- 上一篇:疝气预防与术后注意事项
- 下一篇:解开老人疝气认知的迷雾:走出误区,拥抱真相